踝關節力量覺及關節位置覺之再測信度
The Test-Retest Reliability of Force Sense and Joint Position Sense at Ankle Joint
張曉昀1,2 黃經閔3
Hsiao-Yun Chang1, 2* Ching-Min Huang3
1* 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
School of Physical Therapy, College of Medical Technology,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, Taichung, Taiwan
2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治療部物理治療室
Physical Therapy Room,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, Taichung, Taiwan
3 台中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
Institution and 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,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, Taichung, Taiwan
背景與目的:在身體活動中,踝關節要承受除了足部以上的身體重量,也由於它是身體與地面接觸的主要關節,所以無論是身體靜態的站立、跑步或跳躍,首當其衝就是考驗踝關節的負荷效果,因此也容易增加踝關節的受傷風險。踝關節在受傷後可能會造成其本體感覺功能的缺失,過去研究多針對位置覺進行評估,較少評估力量覺,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評估踝關節之力量覺及位置覺,並進行兩種評估方式的再測試之一致性。
方法:8位健康、無踝關節受傷病史之男性受試者(年齡範圍18~25歲)接受實驗測試,受試者雙腳均接受測試。測試包含踝關節位置覺及力量覺測試,位置覺及力量覺測試分別以自製踝關節角度評估儀器及MicroFet 2徒手測力器進行評估,位置覺測量以蹠屈及外翻關節角度的最後5度之關節角度進行主動關節位置復位(active joint angle reposition)方式評估,所得之角度與實際角度相減後得到誤差角度(angle error),誤差角度越小,位置覺越好;力量覺測量以踝關節蹠屈及內翻最大等長肌力(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, MVIC)的30%及50%肌力進行力量重現(force reproduction)方式評估,所得之肌力值與實際的肌力值相減後得到誤差力量(force error),誤差力量越小,力量覺越好。所有測試均進行兩次,兩次測試間隔一天。測試結果以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。結果:統計分析結果顯示,所有評估結果均呈現顯著相關(p<.05),蹠屈動作位置覺ICC值為0.848,外翻動作位置覺ICC值為0.767,蹠屈肌力30%MVIC力量覺ICC值為0.857,蹠屈肌力50%MVIC力量覺ICC值為0.760,內翻肌力30%MVIC力量覺ICC值為0.764,內翻肌力50%MVIC力量覺ICC值為0.758。所有結果的再測信度落在中度至高度相關。結論:本研究中踝關節位置覺及力量覺測試均具有中度至高度的再測信度,顯示評估的方式簡單、穩定且具一致性。臨床意義:踝關節位置覺及力量覺評估可做為未來進一步測試足踝傷害者、老年人、及下肢神經病變者本體感覺功能測試的方式。